首页 >> 新闻动态
2019全国动物育种学教学论坛在广州召开

发布日期:2019-12-2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字号:[ ]

  2019年12月6日下午,在中国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第二十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期间,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及华南农业大学共同举办了2019全国动物育种学教学论坛。 

本次教学论坛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邀请4位来自教学一线的授课教师分享交流《动物育种学》的教学经验、教材建设、新型教学方法,以及全国动物育种学教学情况调查结果分享;第二部分是动物育种学教学方法研讨。全国40余家涉农高校、研究机构和育种公司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会议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张胜利教授主持。

2019《动物育种学》教学论坛 现场 

中国农业大学王雅春教授以 “《动物育种学》核心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的主题报告拉开了本次教学论坛的帷幕。王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经过吴仲贤教授和张沅教授建设,现以张胜利教授为课程负责人,与俞英教授、孙东晓教授、王雅春教授和张毅副教授一起组成教学团队,在《动物育种学》多年教学及实验课教学工作中的收获和体会。她进一步介绍到,《动物育种学》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中国农业大学在这门课程上具有传统的优势,2006年在张沅老师带领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将《动物育种学》设立为第一批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王雅春老师代表教学团队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考核情况、教学活动小妙招以及课程建设成果等方面展开介绍,并着重介绍了《动物育种学》教学过程中教学难度最大的选择原理与方法、育种值估计方法的授课方法,突出了案例法教学在提升这两部分教学效果中的优势。

 

中国农业大学 王雅春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刘榜教授以“《家畜育种学》MOOC建设与教学改革”为主题进行了教学经验分享。报告主要围绕《家畜育种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MOOC建设以及基于MOOC(“慕课”)的教学改革等几个方面展开。刘榜教授介绍到,在整个教学团队的努力下,《家畜育种学》课程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6年通过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认证,并于2019年上半年开始《家畜育种学》慕课上线运行。为了使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更专业化,该慕课的录制同时邀请了其他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潘玉春教授等老师一起录制。同时,为了与慕课同步,由刘榜教授主编的《家畜育种学》第二版教材也于2019年出版。刘榜教授进一步提到,目前将慕课教学作为线上教学,学生们自行到网上进行各个环节的学习,包结视频学习、随堂测试、讨论等,再结合线下专题讲座、翻转课堂等形式,形成了混合式课题教学的授课模式,不仅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还减轻了教学团队不少的工作量。

 

华中农业大学 刘榜 教授

山西农业大学刘文忠教授以《动物育种学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为主题进行了报告和经验分享。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动物育种学课程体系、动物育种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创新实践教学的探索。刘文忠教授特别指出,动物育种学实践教学中受总课时压缩、侧重“灌输式”教学形式所导致的系统性实践教学缺乏问题,需要从实验教材建设、培养方案修订等方面进行改善,并强调动物育种学实验课讲解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刘老师以校正环境效应、母体效应下的育种值估计两个案例深入浅出讲解了实践与理论紧密联系的重要性。最后,刘文忠教授介绍了山西农业大学双创工程的成果,并提出动物育种学课程培养学生的方向,可以分别侧重研究型和生产实践型,以适应学生之后不同的发展方向。

 

山西农业大学 刘文忠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俞英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全国涉农高校《动物育种学》课程建设问卷调查分析”。俞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全国关于动物育种学教学及教材建设历程,及问卷的五个调查板块:教学基本情况、教材及教学方法、授课内容难易度、实验课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考核模式等,并总结了问卷中反馈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她介绍到,本次动物育种学课程问卷调查涉及全国25个省市的35所涉农高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涉农高校中,近九成高校以2人以上的教学团队方式授课,有60%的高校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本课程。俞老师进一步介绍了《动物育种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各大高校的教学特色,如华中农业大学教学团队率先将慕课学习带入课堂,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团队有趣又极富创意的案例教学、文创作业、思维导图等,在激发同学们创造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最后她指出,《动物育种学》这门课程各大高校普遍反映存在课时数偏少,课件较为陈旧,无动物实验场地,尤其是课程核心内容(选择原理和方法、种畜遗传评定方法)难度较大等问题,并介绍各高校老师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案,如增加教师培训、使用慕课网络资源,建立案例教学共享资源等。

 

中国农业大学 俞英 教授

内蒙古农业大学李金泉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张沅教授、浙江大学傅衍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张勤教授分别给四位老师颁发了报告嘉宾荣誉证书。

 

 

随后,动物育种学教学论坛进入了集思广益、精彩纷呈的教学经验分享和讨论环节。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张沅教授谈到,如今分子遗传重视度相对较高,相比之下育种谈及较少。如何体现遗传和育种的关系,如何通过育种实践案例的研究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是值得我们在动物育种学课程授课过程中思考的关键点。此外,他指出选择原理与方法,以及育种值估计是动物育种学课程的核心,建议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培训研讨,提升这两部分的教学质量。

 

中国农业大学 张沅 教授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的张勤教授指出,动物育种学课程中有很多内容不太好讲解,如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编者注),在2004年的动物育种学教学研讨会上,推荐了一本外文参考书《Understanding Animal Breeding》,在这本书中BLUP部分仅给出了一个概念而已。因此他建议,在这样的章节上,教师们要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是多少。张勤教授还指出,对于实验课内容,有的不应该放到本科生实验课里,如猪眼肌面积的测定,因为该操作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拿到证书才能进行测定,所以建议大家在设计实验课的内容时,需要明确哪些内容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必须掌握的。

 

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 张勤 教授

来自浙江大学的傅衍教授提到,虽然自己没有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但他自己私下学过很多不同版本的《动物育种学》教材,其中包括德国和美国的教材,发现各有特点。傅衍教授指出,国外的教材编写较完整,对于学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各国的教材中,他阅读得最多的是德国版教材,这本教材虽然很多年都未更新版本,但是几乎汇集了德国所有知名的育种教授和遗传教授,每位教授负责编写自己最擅长的内容。他也曾旁听过国内的《动物育种学》课程,发现部分内容讲解得太细致,导致学生们太关注细节,反而忽略生产实际中最需要掌握的知识。傅衍教授举例说,针对目标性状的定义,围绕目标性状需要测定什么表型数据,以及后续如何进行选种等,是学生们最需要掌握内容;而BLUP的原理等难理解的内容,学生们只需要掌握存在该方法,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即可。

 

浙江大学 傅衍 教授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宋九洲教授非常赞成张勤教授的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对于本科生来说,哪些是必须要掌握的,而较难的理论内容,做成阅读材料,感兴趣且有余力的学生自然就会来翻阅。同时他建议课件、习题及答案同时下发给学生,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给老师节省很多时间。

 

美国马里兰大学 宋九洲 教授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潘玉春教授结合自己33年的生物统计学、数量遗传学和动物育种学教学经历,提出三点建议:一、很多学校都会忽略的数量遗传学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受到更多的重视;二、现在的教学目标,已转变成让学生懂及懂,懂及不能懂,如BLUP、基因组学等复杂内容,关键的问题不是让所有学生都能懂,而是侧重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三、学校的督导也应明白这个问题,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应当是有侧重点的。

 

上海交通大学 潘玉春 教授

论坛期间,参会代表认真聆听、积极讨论,为提升我国动物育种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分享了各种有效经验和宝贵建议。最后,论坛主持人张胜利教授总结,此次教学论坛对提高动物遗传育种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倡议今后每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都应开展类似的教学论坛,该倡议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赞同。

   

  

 

 

 

摄影:杨文静

文字记录及整理:胡丽蓉,刘亚楠,李文龙,杨文静、俞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